民航·新智库
一、国际民航组织和各民航强国的空管培训模式(一)国际民航组织对空管培训的建议管制员的校园培训纳入在普通高等教育框架内,列为工学交通运输专业,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管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以下简称“三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摘要:文章研究了国际民航组织对空管培训的要求,比较了美国、瑞典、法国等航空发达国家的管制员培训机制,分析了我国管制员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发现管制员培训体系的核心是:问题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提出了中国民航应建立空管培训中心的想法。 阐述了建立中国民航交通管制培训中心的积极意义航空英语培训课程,并对培训中心的定位、目标和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1. 国际民航组织与主要民航国家空管培训模式(一)国际民航组织关于空管培训的建议
国际民航组织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1——空中交通服务》和《空中交通服务规划手册》中对空中交通管制相关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国际民航组织将管制员校园教育定义为初级培训,应由国家设立的专门培训学校负责建设培训基地,配备培训设备和合适的师资。 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的建议培训期限为两年,以学校教学和管制岗位实习交替的方式进行。 军用和民用航空训练大纲应当一致,军用和民用航空训练最好在同一训练学校进行。 课程包括:航空法、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飞机知识、人为因素、陆地和空中通信课程、气象知识、导航、控制和通信程序、飞行安全程序等。建议在培训课程中开设飞行科目增强学生对飞行规则、导航设备、飞机性能等的了解。
(二)法国民航管制员培训概况
法国管制员培训是由法国国家民航学院主导的精英高等工程教育。 学生入学后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人才选拔极为严格。 学制36个月,设有10个教学模块,采用学校教学与实控单位轮流授课模式。 法国空管培训一次性完成了控制知识和控制技能的培训,更好地处理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关系。
(三)瑞典民航管制员培训概况
瑞典空管学员首先在林雪平大学接受1.5年的大学基础知识培训,完成学历教育,然后进入北欧空管学院接受1.5年的基本技能培训。 此后,瑞典民航局组织为期8至25周的过渡培训。 ,然后到受控单位进行9个月的在职培训,同期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四)美国民航管制员培训概况
美国控制器培训一般属于职业教育。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聘用的管制员来自三个来源:高等院校空中交通管制初级培训的毕业生、前军事管制员和公众人士。 三类人员的比例基本相等。 这三类人员都可以申请成为控制者。 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组织的测试和审查后,可以被联邦航空管理局临时聘用,然后在联邦航空管理局学院接受8至13周的初始管制资格培训。 。 培训合格后,管制员被派往预定岗位进行实战培训。 经过1至3年的培训,他们才能成为合格的管制员。
(五)中国民航管制员培训概况
我国控制员培训目前采取的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兼顾职业教育的模式。 分为校园培训、执照培训和在职培训两个阶段。 空中交通管制员校园培训纳入普通高等教育框架,列为工程与交通专业。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管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以下简称“三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由于交通运输专业不是提前录取的专业,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前只需要视力,没有其他选拔和测试项目。 学完基础文化课程、飞行基础知识课程、空管专业课程和实际操作后,愿意从事空管专业的学生,报名参加民航局组织的“空管员招聘三校联合考试”隶属中国空管局第四级。 ”,与招聘空管单位进行双向选拔,并签订聘用意向。 同意签订合同的学生,本科毕业并获得工程学位后,将进入各空管单位,成为空管见习生。 运输专业毕业生还有其他就业选择,例如航空公司调度员和机场运营控制员。
管制员执照培训和在岗培训主要在各管制单位进行。 空管局下辖的七个地区空管局均设有培训中心。 管制学员首先在各个培训中心接受在职基础培训,并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 然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接受1至2年的实际在职培训。 获得“放行”资格后,他们就成为正式的空中交通管制员。 。 一些地区空管局试点安排有意签约的大四学生提前参加部分岗位的基础培训,缩短管制员培训周期。
二、与民航强国相比,我国民航管制员培训暴露出的问题 (一)我国管制员培训体系的薄弱环节 1、入学选拔机制不规范。 法国国家民航学院设立了极为严格的选拔机制。 只有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高强度的理科预科班。 学习两年后,可报名参加法国民航局组织的选拔考试,并通过笔试和口试。 只有通过专家评审并通过体检的人才可以被法国国家民航学院录取。 瑞典控制器初始测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测试逻辑思维、决策能力、方向感、多任务处理、空间思维和英语能力。 只有在第一部分测试中排名前30%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第二部分测试。 第二个测试侧重于同时处理多个更复杂任务的能力。 通过考试的考生还必须通过面试,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协作能力、灵活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航空英语培训课程,需要进行背景安全调查。 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开始学习空中交通管制专业。 FAA已对美国36所院校和机构的空管培训资质进行了认证。 完成初步培训的学生在成为FAA员工之前必须接受全面的评估,然后在FAA学院接受进一步的培训。 FAA组织的入门级综合考试包括以下条件: 学生必须是美国公民,年龄不超过31岁,已通过理学士学位的所有课程,已收到美国大学的推荐信学校,入门考试成绩70分以上,并通过面试考核。 通过体检、英语流利、通过安检等。
除了高考成绩外,中国控们在进入大学时仅对视力有特殊要求。 由于负责校园培训的“三所机构”的历史背景、专业特点、师资资质等软硬件资源存在差异,专业教材、教学时数、模拟器培训等控制标准不统一。 在这种环境下,完成校园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方面很难达到统一标准。 本届“三校联考”考核的是申请学生的理论水平航空英语培训课程,在签订就业协议前也会进行体检。 但在多任务处理、空间思维和英语表达能力、后台安全审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
2、校园培训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脱节。 国际民航组织将管制员校园培训定义为初级培训,校园培训应采取学校教学与岗位实习交替的形式。 目前,我国空管员校园培训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 课程设计已经国家教育机构批准,多年不会改变。 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使用了十年以上的教材。 模拟器题的设置也多年来保持不变。 培训中大部分教师学术能力较强英语培训,实际督导经验不丰富。 整个校园培训阶段与实际督导工作存在一定脱节。 大四开展的实习活动实际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校园培训阶段没有有效落实国际民航组织要求的学校教育与在职实习交替的要求。 3、牌照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管制执照是管制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资格从事特定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证明文件。 目前,我国控制器执照考试的核心是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部分。 理论试题通常从“题库”中提取,题库规模有限,更新频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仅靠“背题库”就能顺利通过理论考试,这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基础控制知识水平。 技能评估由地方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区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地区获得控制许可的控制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存在差异。 中国空管员在不同空管单位之间流动,在枢纽机场“塔、近、区”之间调整岗位的情况并不常见。 管制员在岗位和单位之间调整的培训和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
持有飞机驾驶员执照的飞行员可以轻松地在国内外不同航空公司之间进行交流,改装其他机型也有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考核模型。 从一方面说明监管牌照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尚不完善。 4、缺乏“大空管”、“大民航”愿景培育。 现行“重岗位实操、轻执照培训考试”的培训模式,可以提高管制员“放单”效率,缓解民航运输业和机场快速扩张与相对短缺的矛盾。但也带来了监管者缺乏宏观形势把握能力的问题。 尤其是年轻管制员只掌握了少数几个分区的管制指挥技能,对其他分区和其他管制单位不熟悉,不了解机场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方式,对其他管制知识了解甚少。民航单位。 这样的培养模式很容易造就擅长某些领域的控制“工匠”,而他们的视野仅限于“小领域”。 培养具有“大空管”、“大民航”视野、具有全局视野的管制专家是很困难的。 、具有战略眼光的管理人才。 5、军民空管训练缺乏沟通。 国际民航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军用和民用空中交通管制培训大纲应保持一致,军用和民用航空培训最好在同一监管培训机构进行。 中国大部分空域由空军控制,民航担负主要空中交通流量的局面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改变。 军民航空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的顺利运行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军用航空训练体系与民用航空训练体系相互独立,几乎没有重叠。 军民航空之间的业务交流主要集中在与管理层的业务谈判上。 军民航空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有限,只能优先考虑高级管制员和管制教员。
绝大多数一线管制员,特别是见习管制员和年轻管制员,对军队的飞行特点、管制习惯、各种限制和困难不了解,不利于达成共识和有效沟通。 6、模拟器等教学硬件配置存在缺陷。 与国际民航组织要求和民航强国相比,我国管制员培训不仅在管制巡视、跨岗位实习、精英师资等“软件”上存在短板,在模拟器设备等教学“硬件”上也存在更大差距。 大的。 美国、法国等国家空管培训经费充足,可实现多轮校园授课和管制单位在岗实习。 他们可以吸引具有丰富实际控制经验的专家担任教官,并拥有机场控制模拟器、程序控制模拟器和雷达控制模拟器,往往伴随着飞行模拟器甚至轻型飞机进行飞行训练。 我国“三所大学”拥有的控制仿真设备落后实际控制设备至少十年。 全景机场管制模拟器仅在部分地区空管局培训中心配备,配备飞行模拟器的单位更是凤毛麟角。 全国管制员普遍缺乏飞行技能培训,这对于了解飞行员的意图和需求、提高管制效率非常不利。 7、缺乏国际化思维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控制人员培训主要以实际控制需求为主。 它不是严格按照ICAO管制员培训体系设计和实施的。 它在知识范围、语言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的管制员有所不同。 在诸如此类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今,国内外先进人才流动在各个领域都很常见。 例如,中外飞行员交流是家常便饭。 国内有很多优秀的空管人员,但能在国外继续从事空管工作的却很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空管人员的国际竞争力还十分有限。 这也是我国迈向世界民航强国道路上的短板。 (二)我国空管员培训面临的核心问题
对比国际民航组织的建议和航空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空管员培训只能基本满足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对空管员数量的要求。 然而,在空管员培训、考核体系、教育软硬件资源、管制学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与航空发达国家的管制员相比仍存在差距。 诸多困难的症结在于管制员培训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欧美航空强国在空管培训方面都有统一的主管部门或领导机构。 在法国,国家民航学院负责整个管制员培训过程。 瑞典采取林雪平大学负责基础学术培训、北欧空管学院负责基本技能培训的模式。 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学院负责管制员入职测试和资格培训。
缺乏“大民航”层面的统筹管理机构,是我国空管培训体系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三学院”和空管局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在管制员入口选择、校园培训课程设置、模拟器等硬件配置等方面难以高效协调和反馈。 由于资源有限,空管系统组织管制员执照和在职培训,很少有机会介绍军队空管部门和机场、航空公司等民航单位参观、交流和讲学。 从空管局层面来看,管制员培训项目的国际交流机会也极其有限,难以有效推进实际培训工作。
三、建立中国民航交通管理培训中心的构想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空管员培训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打造一支与民航强国相适应的中国空管员队伍,建议中国民航局成立中国民航空管员培训中心。交通管制培训中心负责协调和集中全国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 优点,分层部署,组织实施。
(一)建立民用空管培训中心的目标
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民航空管培训中心)是中国民用航空局设立的管制员培训中心,受民航局空管办公室主管民航局空管局主要负责组织实施。 该中心将汇集来自高等院校、军航管制和民航单位的优秀教师和空管专家,配备各类管制模拟硬件设备,能够一站式提供各类管制培训服务。
建立民航空管培训中心的目标是:规划我国空管员培训战略,协调高等院校、空管局及民航各相关单位空管员培训相关教学资源,集中民航各高素质空管教学师资力量,配备国际领先的空管教学设施设备,集大家所长为己用,着力培育“大民航”的宏观视野和“大空管”,打造中国空管执照培训品牌,培养适合民航强国的国际化管制人才英语培训,打造空管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民用空管培训中心职责
1.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建议,参考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校园培训-执照培训-在职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制定培训中国民用航空管制员标准
2、作为培训权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预测管制员培训人数、专业方向、地区分布、培训模式等需求,制定中国民航管制员培训计划。 充分发挥“三机构”基础教育能力强、中国民航培训中心软硬件能力强、各地区空管局一线阵地资源等各自优势。
3、做好控制员准入管理,制定控制员选拔标准,组织全国控制员准入考核。
4、组织管理“控制许可”培训和各类控制认证培训。 与相关院校协调,充分调动各地区空管局培训中心的各类资源,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完善目前的“管制加一”、“停机坪管制加一”、“控制执照考试”和一些岗前培训,完成各类控制学员的“执照培训”。 向全球提供国际空管培训服务。
5、组织实施控制人“许可证”考核。 在民航局空管行业办公室的监督下航空英语培训课程,各类管制执照和管制合格证的评审工作以分级授权的形式组织实施。
6、组织实施控制教师的认证和培训,建立和管理控制教师人才库。
7、承担部分空管专业课题的科研工作。
(三)民用空管培训中心的培训方式
1.训练模式。 民航空管培训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入口开放、严进严出”,确保每一位获得空管执照的学员都具备相应的管制技能。 此举将改变控制器只招收“三所学院”学生的“封闭”模式,打通人才入口,为控制器团队带来更多新鲜血液,增加活力。 只要热爱空管工作,符合学历、身体素质等基本要求,适当年龄的公民即可报名参加空管培训中心组织的初试。 初试分为“笔试”、“机考”、“面试”和“体检”四个部分。 笔试考查基本素质、英语和逻辑思维能力,“机考”考查空间想象力和快速反应速度,面试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能力,体检按照中国进行。民航管制员体检标准。 测试标准严格,任何一项达不到最低要求的项目都不会通过。 通过考试的社工可以选择参加“规+1”培训。
2、教学方法。 民航空管培训中心作为主要培训机构,整合了目前的“管制+1”、“停机坪管制+1”、“管制执照考试”以及一些岗前培训,充分发挥空管人员的基础教育能力。 “三个机构”将凭借中国民航培训中心强大的软硬件能力和各地区空管局的实际工作氛围等各自优势英语培训,共同打造中国空管的黄金品牌。 届时,我们还可以提供国际空管培训服务。
民航空管培训中心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 开设空中交通管制基础(“三学院”具体实施)、国家空中交通管制概况、军用航空管制概况、陆空通信增强(全英文教学)、塔台模拟器、地面操作模拟器、进近模拟器、差异化教学模块包括区控模拟器、飞行模拟器、无人机操作、航空气象、安全管理、岗位考察(包括航空公司、军航空及各类实控岗位等)。 根据学员的不同基础水平和培养目标,灵活组合教学模块,安排足够的实际工作单位参观和体验课程,建立完整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管制员培训课程体系。
管制许可证分为八类: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进近雷达管制、精密进近雷达管制、区域雷达管制、飞行服务和运行监控。 管制执照考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工业办公室授权的中国民用航空交通管制培训中心承办。 它比现在的执照考试更难。 理论考试不再局限于现在的“题库”。 除了笔试之外,模拟器测试等方面也要加强。 。 完成所有模块学习的管理专业学生可以申请参加相应类型的监管执照考试。
3、师资队伍。 民航空管培训中心的教学人员分为培训中心教员、特聘管制教员、特聘专家、外籍教员四类。 培训中心讲师负责基础课程、模拟器培训和测试; 专门指定的控制教员负责各控制科目的教学和测试; 特聘专家来自军队和民航各单位等相关机构,负责军事航控教学和专题讲座; 外籍讲师均为具有控制经验的英语母语人士,负责控制呼叫、模拟器等模块的培训和测试。 其中,特聘控制教官是从全国各控制单位短期抽调的精英。 培训期间,享受比控制操作岗位人员更高的待遇。 特聘管制教员将成为我国空管员技术培训体系中最高级别的人员。 (四)建立民用空管培训中心的优势
民航空管培训中心可以统筹管理管制员培训工作,协调调配各院校、民航单位和基于“民航大”的空管系统的各类软硬件优势资源,规范管制员培训和培训工作。许可证评估管理系统。 提高监管学生的综合能力。
1、民用空管培训中心可以提高空管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空管培训中心前端连接“三校”,后端连接管制运行单元。 将成为中国空管培训的中心和权威机构。 培训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校园教学进度,还可以获取管制单位使用的扇区、路线等基本管制信息,介绍最新的通信、导航和监控技术,并获得管制单位对管制学员的反馈。 空管培训中心可及时修订各项培训细则,指导校园、培训中心和岗位培训,保证各级培训的及时性和一致性。 2、民用空管培训中心可以提高空管学员的宏观态势意识。 诸如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状况和军事航空控制基础知识等课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机场运营的宏观愿景,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状况,军事和平民航空控制的特征和差异,并显着改善控制命令,交通管理,协调,协调与邻近的单位和军事西维利亚航空合作。 其他方面的效率。 3.民用交通管制训练中心可以有效提高控制器培训的速度。 培训中心将过去每个控制单元组织的许可培训与一些初始控制技能培训相结合,并直接使用来自培训和培训培训中实际位置的信息。 该中心配备了机场控制模拟器,程序控制模拟器和塔楼控制,控制着模拟器,进近控制模拟器,区域控制模拟器和飞行模拟器等完整的培训设备,为学生提供了高度模拟和安全的实用实用操作空间,使控制学生能够与之联系并尽快熟悉控制工作,从而缩短整个培训期。 4.民用交通管制培训中心将成为空中交通管制研究中最强大的大脑。 民航交通管制培训中心比“三所学校”更扎实,并且了解实际控制单位的当前状况和需求; 它在各个层面上的位置都高于控制单元民航·新智库,可以总结在中国民航层面上的宏观层面控制单元所面临的问题。 常见问题; 与空中交通管制局和直接关联部门(例如运营管理中心和空域中心)相比,行政管理和业务运营压力要小得多。 以上优势使空中交通管制培训中心具有足够的资源和能量来进行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研究。 5.民用交通管制培训中心可以促进中国空中交通管制与国际民航的一体化。 培训中心将遵守国际民航组织法规,参考国际高级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家条件制定中国控制者培训标准。 将中国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外国控制教练的引入可以增强学员的土地和空中沟通技巧以及整体英语水平,并进一步消除语言障碍。 随着“中国民航”和“中国空中交通管制”的国际影响,日常增加,空中交通管制培训中心还可以与外部各方进行培训交流,进行“国际空中交通管制培训”服务,以及将中国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的高级经验和成熟模型整合到外界,增强国际空中交通管制领域的中国话语,并支持建立民航权的战略! (作者:国民航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局)
参考
[1] Liang Man,Zhong Han,法国民航控制器培训模型简介[J]。 空中交通管理,2008,3(12):42-46
[2] Liu Xin,瑞典控制器培训模型的启蒙[J]。 中国民航飞行大学杂志,2016年,27(6):33-40
[3] Wang Chao,Xu Xiaohao,国内外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 大学教育,2015年(2):28-30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