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大学生“打卡”自我监控
“你已坚持学习英语X天”“恭喜你完成今日运动量”……近年,一些大学生时常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打卡”记录。来自辽宁一所高校的朱思宇是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单词储备量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学会了日语五十音图、完成了一套口语课程、让自己的体重减轻了10斤。翁瑾是福建一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需要,这个暑假,她找了一款英语口语练习App,开始每天“打卡”学习。...
视觉中国供图
“你已经坚持学习英语X天了”“恭喜完成今天的练习”……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打卡”记录。
为了调查大学生为何热衷“打卡”,近日,中国青学传媒向全国近百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78.9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曾参与过自我监控“打卡”英语培训,其中50.15%的受访大学生能够坚持半个月至三个月,15.02%的受访大学生能够坚持半个月至三个月。大学生可以坚持三个月以上。 在坚持“打卡”半个月以上的受访者中,88.55%的人认为坚持“打卡”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或锻炼效果。
有人坚持,有人放弃
来自辽宁某大学的朱思雨是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词汇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思雨和室友约定,每天互相分享背“打卡”二字的链接,如果有一天没完成,就互相发一个小红包。 朱思雨和室友的聊天界面上近80%大学生“打卡”自我监控,只有互相分享的“签到”链接。
即将进入大三的朱思宇学业压力很大,课余时间还要参加社团活动。 只剩下晚上回到宿舍后的时间来背厚厚的词汇了。 宿舍灯灭后,朱思雨常常怀着空虚的背单词热情,但他敌不过与枕头“亲密接触”的强烈意念,意志力一不小心就会“滑落”。不小心。
朱思雨无意间发现了背单词的网课。 加入后,他可以和全国各地的人一起背单词,“打卡”分享,互相鼓励。 想要“与自律的人同行”,他参加了这堂网课。 每天在群里,他可以看到别人背的单词数和完成时间,还可以看到自己的班级排名。 竞争带来的紧张时刻激励着他。
在朱思雨的网课上,排名靠前的学生已连续“签到”1530天。 有些学生早起或熬夜背单词,每天背300到400个单词是正常的。 “打卡”学生群“打鸡血”的状态激发了朱思雨的强迫症,“一天不‘打卡’,看久了就会觉得不舒服。”一天。”
为了不让自己因为无聊而半途而废,他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比如我平时计划每天背80个单词,当我特别忙的时候,我就会设定每天的背单词时间。”目标是30。” 如今,朱思宇和室友已经坚持了438天。 他说:“‘打卡’就像爬山一样,一开始爬的时候很累,路上也没什么风景,后来看到了云,就有点成就感了。但是仔细想想,看到云彩就说明你还在山腰,你还得往上爬。英语就是这样,即使你达不到‘山顶’,你也得往上爬。”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思雨一样坚持走“打卡”之路。 调查显示,有过自我监督“签到”经历的受访者中,有46.85%的人因为“太忙,没有空闲时间”而中断了“签到”,33.63%的人觉得“签到”在“软件不如预期”的情况下,32.13%的人因为惰性太大而没有坚持下来。
安徽某大学的李浩加入了同学带领的“打卡大军”。 一开始,她下定决心要背四级词汇,但繁重的学习和学生作业压力慢慢冲走了“打卡”的时间。 有时候忙完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11点了,有的舍友已经早早的睡觉了。 李浩匆匆洗漱完毕,然后为第二天的学习做一些准备,此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手机屏幕发出的明亮光芒,无法阻止睡意一次次袭来。 很多时候,李浩的眼皮一次又一次“打架”。 当他猛地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而他是前一天晚上才背下来的。 说了五六句话,他就直接睡着了。
李浩心情复杂,说不清是懊恼还是自责。 然而这样的情况已经多次发生,每天“打卡”的坚定斗志自然化为泡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顾立群认为,一个人能否持续“打卡”,不仅与行为约束有关,还与性格有关。 既然做了每日一句英语口语打卡视频,就必须坚持下去。
对于能否坚持自我监控,顾立群补充道,坚持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是一个人性格本身的结果。 相反,性格惰性强或灵活性高的人则不太愿意约束自己。
大学生想要什么
今年寒假,刚刚考过英语四级的朱安,为了备战英语英语六级,在自己的计划清单中添加了一行“每天学一小时英语”。计划清单,“打卡”第一天,她7点就起床,拿出手机准备开始学习。
第一天的任务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朱安并没有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签到”信息,而是悄悄地将链接转发到了自己的“小号”上。
“‘打卡’只是为了记录学习,不是给别人看的。” 她非常反感每天在朋友圈“打卡”。 她总觉得时间长了就会流于形式英语,或者成为朋友圈里的“表演”。
寒假期间,朱安每天都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不同的“打卡”任务。 她学习了日语五十音图,完成了一套口语课程,体重也减掉了10斤。
“打卡”就像是朱安身边的朋友,陪伴他完成日常任务,但对于沉阳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孙雨泽来说,“打卡”更像是一堂自我提升课。 当他决定成为一名特殊的体育新兵时,他漫长的“打卡”就开始了。
孙雨泽在微博上看到体育博主每天都使用健身“打卡”应用进行训练,于是就尝试了一下。 由于体育基础扎实,他一开始“报到”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在新奇和满足的驱使下,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
高三寒假期间的训练,让他渐渐不再关注运动APP提供的训练项目。 北方的冬天,室外气温为零下十摄氏度,运动队队员顶着刺骨的低温在操场上跑来跑去,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高举腿。 最后,晚上七点多训练就结束了,我只好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晚自习。 晚上回到家,他只想睡觉,根本没有心情“入住”。
如今,孙雨泽在课堂上学到了更加专业、系统的体育锻炼方法,而健身“打卡”APP在他眼里也没有那么实用,干脆放弃了“打卡”。
虽然不再“打卡”,但孙雨泽仍然认为“打卡”是最有效、最方便、最快捷的自学方式。 他相信,只要意志足够坚强,就能“心中有牌”。
中国青学传媒的调查结果显示,74.7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打卡”的动机是通过坚持来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57.23%的人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坚持下去,22.29%希望别人能看到我的坚持。 他们选择“打卡”,并不是“打卡”的动作,而是“打卡”背后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签到’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节奏变了,‘签到’也得改变。” 朱安对“打卡”的称赞来自于高三时“学霸”同桌的推荐。 高三之前,她并不认为学习是重中之重,但高一开学后,每天都有十几张试卷,大量的知识点,这让她恐慌。
“我高三年初的数学考试只考了74分,当时的感觉就像晴天霹雳。” 她的同桌是一位“打卡妹”,每天都会为自己定制任务。 桌子的左上角总有一份精美的“签到清单”。 “这个很有用,看到自己一天天好起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同桌的一句话让刚刚遭受打击的朱安感动不已。
此后,朱安和同桌每天都会利用课间的10分钟时间英语培训,列一个“打卡”清单,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回到家,她会给自己额外做一套数学专项练习,同样是“不可动摇”的。 她从高三11月一直坚持到明年高考。 最终,她的高考数学成绩从刚进入高中时的74分上升到了118分。
朱安觉得,“打卡”就是攀登一座山,收获的每一寸都是获得一寸的喜悦。 你不必追求“打卡”的天数,只想每天成为更好的自己。
树立正确的“打孔观”
翁进是福建某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 由于职业需要,今年夏天,她找到了一款练习英语口语的App,开始每天“打卡”学习。 她之所以选择“打卡”,是因为她需要一个外力来督促自己。 但翁瑾很清楚,她追逐的目标不是积分每日一句英语口语打卡视频,也不是物质奖励。 她更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口语,“签到”只是一种克制。
即使心情不好,一想到“打卡”每日一句英语口语打卡视频,翁金依然会硬着头皮继续学习。 翁进曾经在实习单位工作得并不顺利。 下班回家后,她简单吃了几口晚饭,就躲进了房间。 她满脑子想的都是白天的经历。 晚上10点,口语“报到”的提示音将她从不开心的情绪中拉了出来。 她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签到”提示,鼓励自己,“既然有这样的‘签到’任务,进度还是0%,无论如何都要完成。” 因为她不在状态,所以她对当天的学习效果非常不满意。 完成“签到”任务后,她再次拿出手机,比平时多花了15分钟,按照软件又看了两遍。
翁进觉得,“打卡”关键看个人想要什么。 带着什么样的目的“打卡”,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翁进认为,自己“打卡”的效果还不错,她有自己既定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口中的“打卡”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在沉阳读书的张宇并不看好“打卡”。 今年夏天,他正在准备国际注册会计师考试。 他还选择“打卡”学习,每天10点在朋友圈更新一张学习照片。
起初,坐在办公桌前学习近一个小时对他来说是一种挣扎。 “全是数字和各种图表,非常无聊。” 当他学习时,他手中的笔会旋转。 刚开始的几天,他每天都会发朋友圈,很多朋友在“圈子”里和他互动,这让他感到受到鼓励,有学习的动力。 但没过多久,朋友圈里的互动点赞越来越少,没有反馈,学习又变回了一个人的“苦”每日一句英语口语打卡视频,无聊的感觉又回来了。 张宇坦言,他选择“打卡”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学习机构提供的物质奖励,而他的学习进度和效率并没有因为“打卡”而改变。
“我觉得发朋友圈只是为了宣传教育机构,对我没有任何帮助。” 张宇说:“有时候觉得无聊,觉得无缘无故多了一些事情要做。”
中国青学传媒的调查结果显示,86.13%的受访者认为坚持“打卡”是有效的,这与他们“打卡”的初衷密切相关。
顾立群认为,“打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辅助,但我们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强迫每个人都完成某项学习。 每个人规划人生的喜好和路径都不同,所以不要给每个人都套用“打卡”。 如果你用得不好或者不想用,不要感到内疚或自责。
“坚持‘打卡’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不是宣传,更不是作秀。能不能坚持‘打卡’,关键在于你想通过‘打卡’达到什么目的,能达到什么目的。”真正支持自己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或者学习手头的知识和技能。” 顾立群说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朱安、李浩、张宇为化名)
福建师范大学王俊丽 辽宁科技大学江天一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毕若旭 来源: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