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线上教学巡演”优秀案例专题㉕| 英语
此次线上教学巡导,聚焦线上教学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换,立足学科特征开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实践。“兰州市教科所”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各校线上教学的优秀案例,介绍各学科线上教学的经验和做法。线上教学巡导关注的“注重设计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解决?教学视频片段—音乐鉴赏、作业展评、导入主题线上教学巡导关注的“利用教学平台助力学生学习”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解决?...
编者注
2022年10月8日起,兰州市城区四区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市教育局统一开展覆盖全市四区高中的“网上巡教”活动。 完成了这项工作。 本次线上教学巡展重点探讨线上教学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线上英语教学优秀案例标题,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实践。 各学校积极响应,开展探索,提高居家网络教学质量和效率。 “兰州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各学校在线教学的优秀案例,介绍各学科在线教学的经验和做法。
01
案例设计师
韩志荣是兰州新雅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校级骨干教师。 多次在兰州英语演讲比赛、微课比赛中获奖; 班上多名学生在省、市英语竞赛中获奖; 主持个人研究项目; 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02
课程名称
高中英语北京师范大学版 必修Ⅰ
第三单元庆祝活动
话题讨论
03
教学内容概览
本单元以人与社会为主题,聚焦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活动。 本课是本单元的入门课。 起到以听、说的形式激活本单元背景知识的功能。 这次特别的庆祝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互爱的体现,为单位的大概念学习铺平了道路。
两份听力材料分别是:一位中国学生与一位外国朋友谈论他最喜欢的节日——中秋节,以及两位朋友讨论珍妮生日的对话。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为了深入探讨主题意义,本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 在学习第一套听力材料的基础上,整合了更多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中秋节。 文化内涵和意义。
04
网络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何解决在线教学导游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的“注重设计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
在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后,本课始终可以围绕节日主题进行设计。 以教材听力材料为基础,设计听、说、听、读、听等环环相扣、深入的学习活动。 继续探讨主题的意义。 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创设情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补充和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听力技能,培养学生听、说、说等方面的学术素养。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阅读和写作。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丰富的学习共同体。
如何解决在线教学导游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的“整合各种学习资源,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老师整合教材,充分依托主题情境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感受节日的真谛。
比如,在介绍环节,播放老师精选的音乐,分享展示优秀学生关于节日的作业,猜猜节日。 在激活学生已有的节日背景知识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本单元的兴趣。 。
在听力部分,通过听与说、听与读、听写等相结合,认真听讲、研究听力材料,培养语言能力。 课间播放英文版《月亮什么时候来》,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感受节日文化和不同语言的魅力。
在输出环节的拓展上,通过观看《中国日报》介绍“中秋节”的视频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读、写的综合语言素养。 同时,精美的视频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深刻内涵。
教学视频——音乐欣赏、作业复习、主题介绍
教学视频片段——课间放松,听英文版歌曲《月亮何时照耀》,感受节日和不同语言的魅力
教学视频片段——精选资源、提高素养、深化主题
视听练习-连麦对话
视听练习 - 提炼主题
好句子赏析,加深对节日内涵的理解
如何解决教学实践中“利用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学习”的问题?
本课例中,老师课前通过微信学生群提前检查学生单词的发音准确性; 教学时,充分利用腾讯会议的教学平台功能,通过课前预习环节的“共享屏幕”,利用相关软件抽查学生的用词情况,为本堂课的教学扫清障碍。 ;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师生分享学习成果,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参与,让学习真正发生。
教学视频剪辑 - 连接词汇记忆检查
师生微信群词汇与语音学习
如何解决在线教学导游在教学中注重的“注重作业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英语培训,其中作业设计要体现思维的可视化、数量的科学性、评价的多样性”实践?
本课例中,老师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方式介绍作业,并展示优秀作业供师生共同点评,帮助学生提前进入本单元相关话题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和动机; 课后作业中,老师分享了八种思维导图的指导和介绍,并要求学生根据视听材料的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知识迁移和应用到课堂上。真实有效的情境,同时实现读者视角与文本视角的有机互动。
学生自问预习1
学生自问预习2
学生自问预习3
学生自问预习2
课后多项作业设计
提供课后作业资源——思维导图可参考模板
课后学生作业成绩展示1
课后学生作业成绩展示2
05
解决教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1、通过布置学前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本课相关话题意义的探索做好铺垫。 通过预评价、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的展示,促进教学与评价一体化。
2、有效利用平台,提高课堂参与度。 由于在线教学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利用平台及相关软件进行课前词汇记忆检查,在导论环节听音乐、猜节日,并进行欣赏和分析。从拓展阶段开始,各教学阶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经常与学生在线交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课堂活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充分互动、交流,了解节日 教学的目的是了解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魅力。
3、通过听说、听读、听写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深入的学习。
06
教学平台
腾讯会议
07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背本课生词,介绍4个熟悉的传统节日。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编辑音视频、准备思维导图指导。
08
教学环节
第1部分:等待课堂活动。 通过欣赏与中国节日相关的歌曲英文版,激发了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好奇心。
链接2:激活已知的并导入新的。 通过猜测不同音乐代表的节日,回顾学生所做的节日相关作业,可以激活学生现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程。
链接3:浏览课文结构,准备听力。 学生通过浏览听力文本的结构来确定听力任务。
链接4:认真听讲,完成听力任务。
第五节:阅读听力材料并讨论语言现象。 通过听和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语言知识。
链接6:以视听的形式,完成补充材料的学习并绘制思维导图。 老师播放视频时适时暂停,以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总结中秋节故事的内容。
第七环节: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讨论交流学习内容。
第 8 节:课堂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简要点评,并带领学生回顾和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9步:布置作业。 讲解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细化思维导图,完成作文,并按时提交。
09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本课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生的融合互动中得到有效提高。
2.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了与主题意义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能在拓展环节和作业中很好地应用相关知识。
课程点评
1、整合教材资源,深入挖掘主题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应根据教材和学习条件,根据具体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替换、删除或补充教材内容,开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课例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大思路,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处理。 增加了中国日报“中秋节”英语视频精选片段的视听活动英语,删除了教材第二部分。 听力部分,将第一段听力材料与新的视听活动进行有效衔接和融合,将语言学习、思维拓展、文化感知融入到主题脉络的学习中,围绕主题意义不断深化通过教材资源整合探究英语,学生主动分享、主动解答线上英语教学优秀案例标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语言能力,从不同角度理解节日的真正内涵,使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实用、有意义,从而实现从“教材”向“教材教学”的转变。
2、融入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深度融合线上英语教学优秀案例标题,帮助学生进行沉浸式深度学习,有助于实践学与思结合、基于创造力的英语学习活动理念。 本课例中高中“线上教学巡演”优秀案例专题㉕| 英语,教师利用相关软件通过共享屏幕的方式随机检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情况,通过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学生关于节日的预习作业,激活学生现有的节日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和本单元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节日的意义,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融合多种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获取和梳理听力文本信息,发现听力文本的内在逻辑,启发学生思考节日的意义。 作业环节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内化应用英语充分体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迁移中创新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力和专注力。 参与,让学习真正发生。
3、注重作业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高中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作业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线上英语教学优秀案例标题,精心设计基础作业,适当增加探索性、作业实用、全面。” 。 在本课例中,老师通过课前作业预热了节日话题,并设计了课后作业:翻译并朗读专题讲座中的名言; 写一篇80字左右的小作文,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深入阅读文本材料、挖掘句型和语法、制作思维导图等多项任务。 丰富的作业形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探索和理解,有利于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用英语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英语教学研究员 段丽君)
贡献 | 教研室审核| 高国军
校对员| 段丽君 编辑 | 郝雅琪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