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一对一外教:一位妈妈的故事:女儿上了国际幼儿园,学了西班牙语,现在却成了差生
对外语非常重视,不仅送女儿读国际幼儿园,还不惜花重金请外教一对一辅导口语。女儿6岁时已经基本能用英语简单对话,与此同时还在学习西班牙语。到二年级时,这个女孩依旧没有任何长进,无论老师怎么教,她都学不会。...
前段时间,微博上出现了一条热搜:因为13岁的儿子体育考试只考了18分,父亲一怒之下拿刀吓唬孩子,不料却不慎将儿子捅伤,最终孩子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死亡。
在法庭笔录中,父亲留下了这样的话:“我是一个非常爱我宝宝的人,我希望通过我宝宝来实现我自己未曾实现的事情,我希望我宝宝一切都好。”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个好的未来,这很可怜,这没有错,但如果把握不好度,把极端的生活期望强加到孩子的世界里,这种做法伤害的不只是孩子的身体,还有孩子的心灵。
太过“严厉”的教育,只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学习上太过努力对身体和心脏有害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妈妈:
他非常重视外语,不仅把女儿送进国际幼儿园,还花重金聘请外教她口语学英语,女儿6岁时基本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口语,同时还在学习西班牙语。
她还要求女儿每年都要取得英语、钢琴等高水平的奖项,让女儿成为了朋友圈里其他妈妈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从去年女儿上小学开始,问题就接踵而至:因为已经提前学了很多知识,所以小女孩上课从来不听讲,但是因为时间过去很久,很多知识早就忘光了。
再加上母亲对女儿的外语水平抱有极高的期望,孩子渐渐对学习外语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再学了。
对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次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前一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
向孩子们传授明显超出其发展水平的内容,相当于人为地加速发展进程,这无疑会打乱孩子们认知发展的节奏,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正如梁漱溟先生在《国学要义》中所说:
“如果一个人的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被体力劳动所占据,脑力活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无法进行。没有脑力活动,就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不必太过努力,只要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和节奏就行了。
还有一些父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这种“窒息式的爱”也会给亲子关系带来致命的打击。
网络剧《隐秘的角落》中,周春红在丈夫出轨后独自抚养儿子朱朝阳,对前夫的怨恨和单亲妈妈的压力,让周春红性格变得偏执、扭曲。
她强迫儿子喝她面前的牛奶幼儿园幼儿一对一外教,当儿子抱怨牛奶太烫,说要等一会儿再喝时幼儿园幼儿一对一外教,她立刻变了脸色,开始大喊大叫。
她认为她的儿子是最好的,他有没有朋友并不重要。事实上,他最好不要有朋友,因为担心其他孩子会把他带入歧途。
她甚至限制儿子和父亲见面时吃什么,要求吃的食物要有营养、健康。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母爱”之下,朱朝阳与母亲的关系变得紧张而疏远,他的内心就像一个黑洞,吞噬了一切试图照进来的光芒。
教育讲究“留白”,家长把控三分,剩下七分留给孩子。
这七点分别是时间、空间、内容和态度,让孩子有时间去反思、去梦想、去想象、去玩耍,给心灵留出喘息的时间,从而激发创造力和内在动力。
任何关系,无论多么亲密,都需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父母与子女之间亦是如此。
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干预过多:不允许孩子做出超出父母期望的行为,不允许孩子做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不允许孩子放慢超出既定步调的速度。
这种要求多、期望高、急躁的教育思维,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损害珍贵的亲子关系。
父母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事半功倍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
“我的家庭和其他家庭不一样,他们从来不问为什么。我很感谢父母让我做我自己,尊重我的爱好和选择。我想这就是善良。”
蔡志忠的父母相信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幼儿园幼儿一对一外教:一位妈妈的故事:女儿上了国际幼儿园,学了西班牙语,现在却成了差生,父母永远都会支持他们。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蔡志忠从小就对自己有很强的控制感。
四岁时,他开始发现自己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天赋。
因此,年轻的蔡志忠很早就决定以绘画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并决定只要不挨饿,就要画一辈子。
15岁那年幼儿园幼儿一对一外教,蔡志忠带着行李箱从家乡彰化坐上火车前往台北,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漫画家生涯。
在踏上这段旅程之前,父亲没有问他太多问题,只是对他说:“找到工作了吗?那就走吧。”
在父母的尊重和支持下,蔡志忠在日本显露出了才华,成为了亚洲知名的漫画家,后来又自学动画,并荣获金马奖最佳漫画奖。
很多年以后,蔡志忠对佛法十分痴迷,曾隐居数日,以求得开悟。
正是由于他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他将佛教思想与漫画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品味独特、寓意深刻的作品。
蔡志忠虽然早早离开家乡,但父母默默的教育,让他的生命充分绽放,塑造了他深刻而多彩的命运,也使他成为最独特的人。
我们是应该把孩子紧紧地抓在手里,还是放手,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自由?父母选择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园丁和木匠》一书中,作者使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用园丁和木匠来描述两种不同的教育逻辑。
一种是主流文化所代表的亲子关系,父母就像木匠,按照自己的蓝图和想法,一步步打造出让自己满意的“完美”餐桌,而孩子就是他们的原材料。
另一种父母就像园丁,给花园浇水施肥,除草杀虫。他不会想着种出最红的玫瑰和最饱满的果实,而只是确保花园拥有安全、丰富的生态系统,剩下的就交给花草自己。
对于第一种教育逻辑下的孩子来说,他们一切行为的标准都来自于父母,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第二种教育逻辑下的孩子不相信存在单一的标准答案,他们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大胆尝试,在反复试错中不断产生新的智慧和感悟。
为人父母不应被视为一份“工作”,其目标是根据蓝图打造出“产品”。
作为父母,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可以探索、体验、犯错,同时也允许他们偶尔淘气、偷懒、捣乱。
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变化,能够根据环境灵活设计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培养更强的心理韧性。
良好教育的核心是无条件的爱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问:学校的产品具体是什么?
答: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而不是孩子。
家庭教育亦然,孩子不是家庭的“产品”,而是家庭的“服务对象”。
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父母全心全意接受孩子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不完美,这是谦卑的表现,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一年级的女孩花了很长时间学习阅读。她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阅读,但她就是学不会。
到了二年级,女孩还是没有任何进步外教,无论老师怎么教,她就是学不会。
随后,学校老师多次向女孩父母暗示幼儿园幼儿一对一外教,女孩很可能存在智商缺陷,建议考虑送她去特殊学校。
不过女孩的父母对此并没有过度担心,也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而是劝老师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来。
就这样学英语,女孩直到三年级才学会认字,身边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完蛋了,但只有父母还愿意等她。
直到四年级的一天,女孩突然学会了认字,不需要任何辅导,仅用一年时间,她的识字水平就赶上了同龄孩子的水平。
孩子的成长速度并不一定符合科学规律,我们也没必要要求每个孩子都遵循统一的时间表。
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并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对他/她保持耐心。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不值得被爱的时候。”
当孩子显得不那么完美,甚至非常不完美时,父母的宽容和耐心就变得非常宝贵。
最后的想法
“父母”这个词不是动词,所以它不是一项工作,也不应该指向特定的结果。
相反,成为父母,照顾和教育孩子意味着建立深厚而独特的关系,并投入一种特殊的爱。
爱孩子不是要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要为他们的旅途提供营养。
父母能得到的最好回报,不是孩子的荣誉证书,不是孩子的毕业典礼,而是孩子纯真的笑容和你们一起度过的静谧时光。
放松心情,安心享受这段亲子之旅。无条件的爱是孩子能给你的最好的礼物,也是你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作者简介:丘天,福书专栏作家,人文社科爱好者,儿童观察员。文章:父母的进化论。本文版权归福书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福书2018年推出新书《活得好》。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