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中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重要性的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需求,提出了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学习语言的能力,也要教授他们学习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四、在口语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方法...
【摘要】本文在分析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口语。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CLC编号] G642 [文件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6-9682(2010)08-0026-01
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当今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英语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成为综合素质教育。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时所发生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和碰撞,也指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 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人们在交流时习惯于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与对方交流,这可能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冲突和偏差。
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在语言、文化、交际的关系中,语言是符号表达,文化是语言的背景,交际是前两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语言形式的具体应用。 是相互依存的。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就是使用它。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包含在语言之中,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 在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语言的文化规则。 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广泛流传到国外并被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会相当复杂。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不同。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样的误解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还要教会他们学习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英语课从小学就被列为中国的基础课之一,大学英语课自然成为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学生们虽然学习英语多年大学跨文化英语口语教程2,但在口语交际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原因如下:
1、教学目的被挪用
众所周知,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但是由于口语实施难度大,考试只是笔试大学跨文化英语口语教程2,导致我们淡化了口语的重要性,一味强调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书面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跨文化英语口语教程2,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在无形中发生了转变。 这种对应试能力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考试成绩很高,但口语能力差英语,不足以与外国人交流。
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课本给出的内容来教学生,根据考试的考点来训练学生。 书上教什么学英语,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掌握语言的能力。 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运用知识,就等于没有知识。 因此,现代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多学习背景知识,多了解不同民族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从以往的应试转变为跨文化交际。
4.口语跨文化交际培养方法
判断一门语言的好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口语中体现出来。 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应通过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但是,仅仅提高口语的流利度是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向学生灌输一些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 避免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1、鼓励学生上课多发言,不怕犯错。
中国学生学英语最大的缺点就是害羞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中的重要性,怕犯错。 教师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 通过课堂报告和演讲可以帮助学生说话,阅读的各种材料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这样,他们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交际能力。
2、调整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开拓积极性。
教师可定期播放英文原版电影,鼓励学生多听、多学、多说,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模拟表演。 也可以组织学生听取一些汇报,邀请归国留学生介绍一些海外学习生活情况,开阔学生视野学英语,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结论
国与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使英语成为唯一的共同语言。 如果现代英语教育仅仅以文字教育为主,那么中国势必会被世界其他国家排斥。 提高学生的口语迫在眉睫。 为了提高交际能力,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的同时大学跨文化英语口语教程2,还必须介入一些必要的跨文化教育。
参考
1 胡文中. 跨文化交际导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 古月果。 跨文化交际。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贾雨欣。 跨文化交际[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唐向红。 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世纪桥, 2008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