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谷孙:学好英语,在运用英语的同时,享受“思无定论”的乐趣。
如果国内大学都是名副其实的学府而非学店,会有那么多出色学生为出国留学而苦学英语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好英语,用世的同时,除见闻之娱和表达之乐,更可尽享“思无定契”的愉快。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尝到这种乐趣的学生,大概不用鞭策,便有恒久的学习动力,自发地在英语学习方面精益求精。...
今年两会关于教育的提案比去年更受欢迎:政协委员提出取消中小学英语主科地位。 原因是学生和家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而翻译技术正日益成熟。 即使你不学英语,对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好处。 影响太大了。
在中国,英语“热”了这么多年,确实存在“过热”的现象。 专门从事英语培训的机构有很多,有时甚至更注重英语学习而不是母语学习。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取消英语课程?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卢谷荪教授多年前就谈到抵制“英语热”。
卢谷孙先生的笔迹写着“学好外语,做一个好中国人”
对于抵制“英语热”,包括凤凰网在内的不少所谓“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策略。 批评者中,有代表提出取消小学英语课; 还有人惊呼英美等国的“文化殖民主义”。 作者从小就热爱汉语。 进入大学学习英语后,先苦后甜。 当我学到了一些肤浅的知识之后,我也喜欢上了英语。 我想:
01
抵制某种狂热,从上到下,从制度到个人出国前英语培训的好处,首先需要冷静的态度。 中文和英语都是为能够熟练使用这两种不同语言的人服务的。 硬要区分两者哪个更好,只会表现出“傲慢和偏见”;
02
英语之所以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造成的。 你可能不喜欢这个事实,但是当你的船在海上遇险时,你仍然要发送“SOS”求救无线电信号出国前英语培训的好处,而不是“救救我的船”。
03
在表达和交流某个具体概念时,汉语和英语可能各有一套自己的词汇或句型卢谷孙:学好英语,在运用英语的同时,享受“思无定论”的乐趣。,比较方便。 这时,借用对方,或者在两种语言之间做一个“三明治”,起到“异花受精”的效果,解释清楚,才能够有益于交际目的。
04
我们最需要弄清楚的是:“英语热”的根源是什么? 是一个强大的政党出于殖民目的强加给我,还是我要求融入? 如果国内的大学是真正的学术机构而不是学术商店,还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如此努力学习英语出国留学吗?
英语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国际语言。 据称,以英语为母语、官方语言或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第二语言的人数已达10亿,接近说汉语的人数。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更不能被其他语言取代。 有专家提到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也因为英语是语音语言,而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是语音语言,而语音语言很容易数字化。 因此,在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拼音语言之间改码、融合,要比拼音语言与汉语等不分词的表意方块字融合容易得多。 这是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又一优势。 另一个优点是英语由于受到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的影响而丰富。 理论上可以使用的单词多达40万个。 与法语和德语的15万-20万单词相比,难怪林语堂总结出英语有125种咒骂和撒谎的方式。
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堡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可能意味着迄今为止在世界观领域获得了一个新的起点”。 本世纪,欧洲和美国的许多语言学家发展了这一思想。 强调语言的思想塑造功能,甚至提出语言形式决定思想形式。 我们不在乎这种语言决定论的观点是否属于20世纪“多重解释、空言无证”的语言圈学英语,但它至少为我们如何理解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让你多了一双眼睛、耳朵、舌头,还让你多了一颗头脑!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好英语并运用于世界的同时,除了视觉听觉的娱乐和表达的乐趣外,还可以享受“没有固定理解的思考”的乐趣。 有人说中国人的思维大多是线性的,而英语思维是循环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观察一首乐曲和审视每一件事就有两个角度,直的和钩的。 思念如水横流,方圆不恒。 这种“形而上”的愉悦,很难用实际的得失来衡量。 而“知之者不如知之者”。 尝过这种乐趣的学生很可能会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不被强迫,并会自发地在英语学习上追求卓越。
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三种技能,即应试技能、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英语学生在英语发音、词汇、语法等智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和优秀的语言能力,但交际能力相对滞后。 一个学生能拿到托福高分,让美国人对他刮目相看。 他认识了很多 GRE 词汇考试中的难词。 他能清楚地分析英语中子句的句法规则。 但在野外交流时,他常常听不懂,也说不出话来。 一出来就成了“聋子英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我们传统的考试观中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出国前英语培训的好处英语,放大了考试的“接力棒效应”。 其结果是英语培训,从学校领导、学生未来的雇主、老师、家长到学生本身,每个人都受到一点点“分数崇拜”的影响,过分强调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量化指标出国前英语培训的好处,而忽视了适当的沟通或事实比如是否有效,无法轻易量化。 第二个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学习和移植国外流行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时,似乎很关心“中国特色”——从大的角度看,蒙古语和汉语有什么区别?藏语系和印欧语系; 从小的角度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如何出现“母语干扰”——有些被忽视,过分强调标准化和科学性(注意活泼的语言本身并不总是科学的,对标准化有天然的抵制)一度,被动试题的泛滥让学生过多地关注最微小的细节,而那些只关注小事的人就会忘记大事。 看来,要保持三项技能综合提高的总体和谐,首先就是要转变我们的考试观念,改进我们的考试方法。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