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Nikk如何来到大庆,又如何去杭州| 大庆故事⑥
决定来大庆的时候我刚念大一,在温哥华艺术学院主修艺术。我说我是在北京的,他们没人信,说因为北京公司不会派人来哈尔滨培训。在大庆只要是你外国人,不管做什么,总会特别惹眼。我还记得离开了大庆,在杭州见到老外,自己就像个农民进城一样和人搭讪。在大庆我换过两个英语培训机构,然后又自己出来单干,聘了几人专教口语。之后邀请方又请我去杭州拍,说教他们怎么用。负责运营,平时主业是在大庆做英语外教。...
新生辍学。 在中国做外教。 先去了牡丹江,再去了大庆学英语,一开始以为是去北京。 酒吧销售经理。 持打工度假签证前往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 离婚。 他开了一个 VR 论坛,被 Facebook 收购了。 在摔跤俱乐部中占有一席之地。 去杭州做VR内容生意...
这些标签都贴在一个人身上:Nikk,1988年出生的加拿大人,因为龙,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李文龙”。 在东北,朋友们都叫他“阿龙”。
八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约好去他杭州的办公室见他。 那天他出来看我们,穿着短袖、短裤、拖鞋,神情轻松。 他留着平头发型和胡子。 棕红色的头发,灰绿色的瞳孔。 腿和脚上有纹身。 “别担心(Don't Worry)”纹在脚趾上,十个字,每个脚趾一个。 Nikk的肚子鼓鼓的,跟办公室宣传墙上的照片比起来,确实胖了一些。 不过他精神很好,小胖并不郁闷。
来中国七八年,从来没有系统学过中文的Nikk普通话说得很好。 语速很快,用词准确,基本没有口音。 交流的时候,给人一种直接用中文思考的感觉。 还要掌握一些中国人常用的地方词汇或中英混搭,如“麦泰”或“大老板(Big Leader)”。
他多次提到东北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给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帮助,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他说,东北人待人接物的那种礼貌“聊胜于无”。 当他在杭州创业时,这个习惯让他“可能比别人更有礼貌”。
采访接近尾声时,律所的一位合伙人过来给他送来一个三明治卷,提醒他边说边别忘了吃饭。 助理去给他买水。 时间紧迫,我们边吃边聊。 Nikk一直问我们要不要也来一份,“你不吃看着我吃,我很尴尬。”
这是他的口述:
我叫李文龙,哈哈。 初到东北,有人叫我孙悟空。 理解了象征意义后,觉得太夸张了,就改成了李小龙——好像更夸张了——第三次改成了李文龙。 在东北,朋友们都叫我“阿龙”。
因为我是1988年龙年出生的,所以我想在我的中文名字里加上“龙”。
当我决定来大庆的时候,我只是一名大一新生,在温哥华艺术学院主修艺术。 但我不是特别喜欢大学。 在做作业的时候,我经常幻想着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时不时在类似(Cragilist,其实就是抄袭的人)这样的北美网站上找机会。
结果大一还没毕业,就看到“北京”版块下有招聘外教,要的是母语为英语的加拿大人或者英国人。 投完简历就被告知录取了,“这份工作是你的”。
毕竟辍学打工,还是从加拿大搬到中国,不要太冲动。 我的性格就像金凯瑞主演的《唯命是从》里的主角。 我更习惯于凡事说是,来到中国的决定也是如此。 因此,我不顾家人的反对,从银行账户中提取了所有学生贷款,度过了圣诞节,然后前往中国。
第一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招聘启事上写着工作地点。 但是我一直以为我要去北京加拿大Nikk如何来到大庆,又如何去杭州| 大庆故事⑥,因为Craigilist是按地区划分的。 在中国,只有香港、北京和上海,分别涵盖了华南、华北、华东的信息。
学校安排我去哈尔滨分院培训。 同事看到我就问我去哪个部门,去哪个城市。 我说我在北京,没人信,因为北京公司不会派人去哈尔滨培训。 四处打听才知道,Nikk要去牡丹江了。
嗨,真的不能怪别人。 我一直以为我会去北京教书。
不过,我刚来中国,反正也不差。 我一直把东北话当作标准普通话,把东北文化和人文当作中国的整体现象。 然后因为前妻是大庆人,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一起来大庆。
我的家乡其实和大庆有缘。 我家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卡尔加里,那里也出产石油,和大庆是姐妹城市。 大庆有一条主干道卡尔加里路,卡尔加里也有大庆路,就是唐人街的一条小路,一不小心就错过了。 今年年初回国的时候,还专门拍了一张朋友圈照片。
我对卡尔加里的了解真的很有限,只知道城外有一个油田,专门在那里生产石油。 大庆就完全不一样了。 来到大庆,在市区看到了那些磕头机(榨油机)。 哇,一个地道的石油城。
朋友还给我讲了王进喜的故事和中国最早的石油大战。 我知道他是一名钻井工人,最初是在玉门油田。 后来,大庆发现油田后,他从玉门来到大庆,负责当地的钻井队。 队号好像是1205,因为当时条件很差,打的井里没有水大庆英语培训哪家好,即使有水也没有管道输送。 工人们拿着脸盆一个接一个接水,一个一个搬过来。
我还记得王进喜的名字,还有那么多的名字,就是不记得住在那个小区。
在大庆,只要是外地人,不管做什么,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当一个外国人出现在大庆的大街上,别说大庆人都觉得陌生,外国人见一面就如同在火星上遇到地球人一样难得。
像我,除了那些外教同事,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外可能要半年。 然后每次看到都很惊讶,准备每隔几百米就和他面对面打招呼。
还记得离开大庆,在杭州遇到老外,像农民进城一样搭讪。 我跟对方打招呼,却被回答“我不认识你”。
在大庆换了两家英语培训机构,然后自己出去,雇了几个人教口语。 学费每人500元,每月1000元。 学生来自不同年龄层,家长多为商人。 如果你是国企系统的员工大庆英语培训哪家好,党员比普通工人多。
也有学生自己也是英语老师,但只能教考试。 他们不会说也听不懂英语英语,所以我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他。 相比之下,这种老师在当地更受欢迎,一个月收一个孩子几千块钱很容易。
我对当地人的想法和看法主要是基于我的日常工作,没有什么具体的看法。 如果非要说的话,我可能会觉得大庆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是乱花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大庆英语培训哪家好,各种美容化妆什么的。
2015年,优酷找我拍全景VR视频。 我没有任何设备,就找到那个视频的作者李文松借了设备。 后来邀请方邀请我去杭州拍,教他们怎么用。 视频做完后,我算是名声在外,有人邀请我加入杭州一家VR公司。 我去那里之后呆了两年,然后成立了自己的 VR 团队。
大庆其实教会了我很多。 在人情社会现象普遍的中国,东北三省可能是最关注这一点的地区之一。 在那里待了七八年,那套餐桌礼仪我倒是学了不少。 有这个习惯总比没有好。 就像吃饭的时候有人给我倒酒,我会说不麻烦,我自己来。 必须这样说。
所以刚到杭州的时候,我发现我可能比别人更有礼貌,这对我创业很有帮助。 当然,也有搬家后不习惯的地方。 比如在东北,见面谈事一定要喝酒。 杭州没有这个习惯。 一开始还怀疑对方是不是不看重自己。
来到杭州是机缘巧合。 2013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VR全景视频英语培训,觉得VR是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他在业余时间经营一个名为 OculusChina 的论坛,后来被 Facebook 收购。 但实际上大庆英语培训哪家好,Facebook买的是域名,论坛更名为VRChina,继续由Nikk运营,Nikk的主要业务是在大庆外教英语。
老师花的钱,用来维持VR社区的运转。 最艰难的时候,尼克还在朋友大龙开的酒吧里做销售。 二楼的休息区是和公共区域相连的,他就用屏风挡了下来,睡在二楼。 酒吧附近,是沃尔沃大庆工厂外籍工程师的住所。 大庆的酒吧不多,装修基本都是欧美风。 沃尔沃驻大庆的欧洲员工表示,这家店主要卖欧洲的,尤其是比利时的啤酒,这让他们很吃惊。
景气好的时候,这些工程师每天还能额外领到500元的生活费。 工作不容易,但是薪水比较高,而且外国人的身份也让他们更容易爱上中国女孩,哪怕是不是很帅的离异中年男人,也从来不缺他们周围美丽的中国女孩。 我不这么认为。
至于我的VR创业项目,VR本身在大庆还是太小众了。 去杭州、北京、上海等地参加VR行业论坛或会议。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个中国最早的VR论坛创始人之一要躲在角落里。
即使VR社区被Facebook收购了,我也没有存钱。 甚至在大庆也吃过苦头,攒钱,挑日子算日子,一顿饭吃个馒头就够了。
本来打算今年暑假回大庆的。 之前投资过一个WWE式的摔角组织,夏天就有比赛。 我最初是作为表演嘉宾参加比赛的。 但是赶在国庆节之前,比赛被取消了。
但我还是很开心。 这么多年没回来,大庆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出来创业的。 结果我第一次回去,就被人看到在台上被打得这么没有男子气概,他们会看不起我的。
题图和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