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界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地位”
许进委员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如果说,机译只能达到高中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如此翻译机能完成何种翻译任务呢?他认为目前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不够,取消外语课就可以为其他素质课腾出时间。不学外语除了阻碍中外交流外,还可能会加剧国内的教育不公平。...
来源:外语(ID:gh_58e2e6ed0997)
“英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被削弱”
——一些外语界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地位”
日前,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徐进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主课地位”,引发舆论。许晋委员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不再将英语等外语课程设置为相当于语文、数学的主课,提高素质教育课程的比重;是高考的必修课,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得参加非官方的外语考试。” 他认为英语的教学时间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 仅对 10% 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不全。
这一提议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和教育专家对该提案发表了意见,大多数人认为该提案有偏见。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地位不应该被削弱,而应该被加强。不过也有网友赞同许瑾的建议,认为很多学外语的同学(尤其是英语)都是“陪读”,没有实际用处,不应该花那么多时间在外语上学习,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上。
为使社会各界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英语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素质培养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编辑部和上海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邀请了我国外语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到相关媒体和网络进行报道报告从外语教育专业人士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黄元申教授观点
高级翻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黄元申指出,有人提出“改革现状,必须学习英语,不再以英语为主”,这那种说法和理解是极其有害的。回首过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力迅速增强。无论是科技、军事、文化、工业、农业、商业、体育、旅游以及各种对外交流,都离不开英语。请勿开启英语的强力支持。尤其是我国对GDP的高度依赖,实现了非凡的外向型经济,这得益于我国几十年来英语教育的繁荣,以及由此提供的大规模人才支持。毫不夸张地说,英语产能是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黄元申教授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拿着机器和别人说话。更重要的是,机器表达往往不尽如人意。至少现在,有很多笑话在上演。黄元申教授指出,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空前密切,合作与竞争并存,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我们都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然后自主创新,努力超越前人。为此,英语(外语)从未如此重要。
文秋芳教授观点
全国教材委员会外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指出英语,进入新世纪后,“英语冷静下来”、“保护母语,抵制英语“入侵”问题不时成为社会热点。2013年“高考英语降分”位列当年语言舆论十大热点之首。在这一问题被国内外媒体“炒作”近一年后,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文秋芳教授认为,许晋委员提出“取消外语必修课”的依据非常薄弱。首先,徐专员认为,“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绩申请率低,课程不普惠。” 首先,我们不知道这 10% 的结论从何而来。就算是对的,按照徐的推理,学校不应该教学生大学毕业后不能用的东西。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中学所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是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能100%用得上?徐本人提议增加音乐、美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能100%上的体育等精品课程?事实上,外语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比较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汉字的特点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妙之处。放眼世界,也可以从世界看中国。徐提出的第二个依据是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译者可以达到高中毕业生的外语水平。不知道这项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如果机器翻译只能达到高中毕业生的外语水平,那么这样的翻译机能完成什么样的翻译任务呢?徐继而推断,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专业将被列为前10名淘汰的专业。我认为这种推论没有足够的理由。退后一万步,即使机器翻译在未来真的达到了高级水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感性的、温暖的计算机英语培训班,不可能完全依靠机器人来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徐给出的第三个理由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他认为,目前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够,取消外语课程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素质课程。不知道徐为什么把外语和其他精品课程放在一起?退后一万步计算机英语培训班,即使机器翻译在未来真的达到了高级水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感性的、温暖的,不可能完全依靠机器人来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徐给出的第三个理由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他认为,目前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够,取消外语课程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素质课程。不知道徐为什么把外语和其他精品课程放在一起?退后一万步,即使机器翻译在未来真的达到了高级水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感性的、温暖的,不可能完全依靠机器人来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徐给出的第三个理由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他认为,目前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够,取消外语课程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素质课程。不知道徐为什么把外语和其他精品课程放在一起?徐给出的第三个理由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他认为,目前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够,取消外语课程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素质课程。不知道徐为什么把外语和其他精品课程放在一起?徐给出的第三个理由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他认为,目前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够,取消外语课程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素质课程。不知道徐为什么把外语和其他精品课程放在一起?
文秋芳教授担心,如果徐的建议真的被采纳,全国的学生都不需要学习外语,后果将不堪设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孤立中国,他们的阴谋不可能得逞。然而,以徐为代表的一些人似乎想孤立自己,把中国带回“封闭国家”时代。除了阻碍中外交流,不学外语也可能加剧国内教育的不公平。显然,偏远山区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远不如城市孩子。家长不太可能为孩子在课外学习外语多付钱,而大部分城市孩子的家长,都会在业余时间送孩子去补习班学习外语。英语主课地位一旦取消,城乡差距就会拉大。
文秋芳教授明确指出,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中外文明互鉴。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语言”是“一带一路”的软基础设施。2017年起计算机英语培训班,中国政府在原英语的基础上增加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日语,同时将大学的外语数量增加到100多种,涵盖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所有官方语言。个人外语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体现。通过掌握一门外语,公民可以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个人发展空间。一个国家的外语能力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土地、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和资源的安全。
梅德明教授观点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认为,徐进的建议将设置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科目被定性为功能性工具课程外语界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地位”,不符合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课程总目标确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们,在义务教育中实施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英语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吸收文化精髓,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学会学习;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家国情怀,培养良好品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英语高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均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英语相应时期接受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等核心能力。中小学课程标准都设定了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英语相应时期接受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等核心能力。中小学课程标准都设定了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英语相应时期接受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等核心能力。
梅德明教授指出,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结合了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功能和价值的重要思想。2014年3月30日,习总书记在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汉语学生代表座谈时说:“交流的重要工具是语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主要因素。通过语言表达和传播。掌握一门语言是掌握一个国家文化的关键。只有学习不同的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然后你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宽容和友谊地生活。”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也对外语教育做出了类似的定义:“学习一门外语不仅可以满足交际的需要,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其他国家。”
梅教授指出英语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将英语从必修课减少为选修课,意味着国家减少了对英语教学的投入,意味着部分孩子被边缘化,英语 成为社交 一把通过分层提前打开的刀。将英语作为子课题,甚至将其逐出公共教育范围,将直接加速班级的固化,关闭中下阶层反击的又一重要通道,为中下阶层增加一条路径。小城市和小村庄的孩子们向上奋斗的障碍。国家将英语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体现普惠惠益,为学生全面发展、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为学生未来融入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针对徐进会员关于智能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说法,梅德明教授指出,这不符合事实。 ,而按照这个逻辑,数学主科地位可以降级,因为我们有电脑。语言的主体地位也可以降级,因为我们有写作机器人。音乐和艺术科目不需要增加课时,因为不断开发的声乐软件和绘画软件具有“强大”的工具功能。事实上,人类不会因为创造了机器人而被贬低,因为人类拥有丰富的情感态度和鲜明的价值观,这是任何智能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梅教授指出,每学会一门新的语言,就能多了解一种描述世界的方式,与其他文化世界的人产生精神共鸣。“教夷人学夷人”,学好英语,不仅是为了了解世界,更是为了向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不再将英语定为高考必修课”不是自信,而是自闭,不是表现实力,而是示弱。
梅德明教授强调,基础教育事关个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如果我们在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不为学龄儿童提供外语科目和必要的课时,我们将伤害整整一代人!因此,梅教授认为,与其讨论英语是否应设为必修课的话题,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帮助教师以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式教好英语@英语,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办好人民满意的英语教育。
程小棠教授观点
教育部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认为,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另一种交流工具,也是通过英语来学习达到育人的目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承载着与英语相关的文化和思想,也是人们交流和学习的工具。一旦我们掌握了语言,我们就可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它。英语教育的意义不仅包括英语本身的用处,还包括学习过程英语的作用。比如学习英语 可以促进心智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认识;英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如果只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英语科目和英语课程在中小学的价值,在学术上是没有意义的。中小学的很多学科都有特殊的价值,不仅限于实用价值或眼前价值。有人说只有 10% 的人可能会使用 英语,所以应该不需要 英语。那么有多少人学物理会用到物理知识呢?化学和历史呢?
程晓棠教授指出,中小学科目没有主科和副科,所有科目一律平等。如果只从课时数上区分主科和副科,那么体育课的课时就多于英语。体育是主要科目吗?目前,小学英语课程的国家规定课时为每周2课时。有人建议取消英语的主科状态,那英语的课时还有减少的空间吗?
舒定芳教授观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主编、上海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舒定芳教授认为,目前,英语课程种类繁多。各个层次都包含大量的科学、文学、音乐等。文学、艺术等内容是提高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再是解释和练习语法和词汇规则的英语教学。
舒定芳教授指出,如果有人工智能翻译机,学生就不用学外语了计算机英语培训班,那么早就有计算器和电脑了,数学也不需要主修了;母语呢?
至于徐专员认为翻译会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被淘汰的十大行业之一,所以学外语是一种浪费。舒定芳教授指出,以后学外语的人都做翻译工作吗?不会学外语的人,或者没有学好外语的人,能设计出这款人工智能翻译机吗?更何况现在的人工智能只能进行一般的语言翻译,而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准确翻译关键和微妙的语言信息!
舒定芳教授指出,我国的外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的外语能力和素养密不可分。但是,外语教育的效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外语学习困难主要是学校缺乏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或教学方法不科学造成的,尤其是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要呼吁加强优质外语教育资源的建设和辐射,提高外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舒定芳教授最后强调,个人可以不学外语而生存,但学外语显然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外语能力,对国家封闭,不仅发展不起来,生存也可能受到威胁。中国100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