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面试要注意什么? 7 重要提示
一直想再写点关于硕士研究生面试的技巧,但作为面试老师,为避嫌之前一直没敢动笔。拿我们学校来说,一般分为英语面试、专业知识面试、综合能力面试。英语面试具体可能包括自我介绍、听力、口语问答、翻译等。总体来说,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按照面试的要求,导师在面试前不可能给学生划重点,更不可能承诺录取不录取。但如果说,这位老师确实有名额,而且对你的简历比较感兴趣,他肯定会在面试时重点关注。...
作者| 谭云飞(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最近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研究生面试,我们学校也在上周末完成了面试。 一直想多写一些研究生的面试技巧,但是作为面试老师,之前一直不敢写,以免被人嫌。
之前也写过一些研究生的面试技巧,但是随着时间、政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之前写的好像有点笼统。 今天写一下我现在的感受吧。
首先说一下考研的政策。 2002年考研,一转眼20年过去了。
那年的考研,最难的是如何过国线。 只要过了国线,即使考不上,也可以联系调整考上,很少有意外。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不一样了。 考研的比例越来越高,考研难度也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不少原985高校自己划线,国家线多年不升反降。 考研生的分数高得离谱,但现实往往是高分进不了面试,高分进不去。 考研其实很简单。 学生想继续读书,老师想招收好学生。 但是在各种政策下,变得有点迷茫,你永远不知道要考多少分才能被录取。
考试不及格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分数很高,你还是考不上。 现在的考研虽然是各校命题,但全国一盘棋,乱象太多研究生英语口语,管理者要多想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家乡一所名校今年考研400分,只排在全校281名。 内向这么严重,是不是打错了?
面试过程因学校而异。 以我校为例,一般分为英语面试、专业知识面试、综合能力面试。
英语面试可能包括自我介绍、听力理解、口语问答、翻译等,一般来说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理解能力。 这部分是艰苦的工作,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临时死记硬背很难取得明显效果。
专业知识面试,往年我校这部分是现场笔试。 虽然初试已经有了笔试英语,但作为专业知识的附加测试,可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 但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多次改为口头问答。
最后是综合面试,随机性很大。 面试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询问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或结合科学研究,甚至是生活中的相关开放性问题硕士面试要注意什么? 7 重要提示,以检验学生的运用能力。知识及其适应能力。
举止和行为。 有人说长相是父母给的,老师看长相是扯淡。 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老师来说,谁都考上了,为什么一定要考上呢。
有些学生穿着正装,打着领带去面试。 有些学生在面试时很随意,甚至邋遢。 这些其实是走极端了。 大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干净、整洁。 衣服不必是新的或正式的,但必须整洁干净。 坐直了。 回答问题时不要摇头、看天、看地,不要挠耳朵和脸颊。 保持你的表情尽可能端庄,带着微笑。 回答问题不卑不亢研究生英语口语,语速正常,发音清晰。
知识储备。 每个专业都会有几门核心专业课,而我们面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课的掌握情况。
但是因为是面试,学生不可能当场计算分析。 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的物理意义,计算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当然,在面试之前学英语,同学们一定要有针对性的了解一下自己所申请院校的专业方向。 毕竟研究生是招收的,希望大家来了之后跟着导师搞科研,所以一定要有重点。 以物理为例,有的学校可能偏向凝聚态,有的学校偏向光学,有的学校偏向核物理,所以面试的侧重点肯定不一样。
回答问题。 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是随机提问,但答题有技巧。
在面试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你根本不会的问题。 有的学生会挠头、犹豫,甚至嘀咕半天,最后跟老师说不行; 说了半天,其实答案与主题无关。
对于招生老师来说,前者很可怕,后者更可怕。 我们招收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 如果你什么都不会,你可以学习它。 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胡说八道是很难的。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应该在脑子里高速思考。 如果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就老实告诉老师:对不起,这方面的知识我想不起来了。 招生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整出题,不浪费时间考察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果你真的没有,但是知道一些很相关的知识,你也可以老老实实的说:这个我记不太清了,不过应该和他有什么关系吧。 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切忌添麻烦、滔滔不绝。
联系导师。 很多同学很迷茫或犹豫,面试前要不要联系导师? 我会说,为什么不呢?
按照面试的要求,导师不可能在面试前给学生划重点,更不可能承诺录取或不录取。 但是如果老师确实有空缺,而且对你的简历比较感兴趣,他在面试的时候肯定会关注的。 如果能被录取,大概率可以跟着这位老师搞科研。
但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群发邮件,有的同学邮件里没有地址,甚至没有内容。 与导师的这种接触会适得其反。 学院里的老师都是同事,你觉得多联系几个会比较稳妥,但到头来只会适得其反。
接触调节器。 现在的考研信息不对等,学生头疼,招学生的老师更头疼。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线下生无法录取,只能联系调整。 转学并没有那么难,难的是获取信息,及时联系转学机构。
在互联网社会,我不需要打广告哪里可以查到调整公告。 我想说的是多找班主任、辅导员和搞科研的亲戚朋友打听一下。 每年3月份会有很多调整信息,都是公开的,但是窗口期很短。 如果你注意晚了,名额很可能已经满了。
所以,如果说自己申请的学校录取不了,一定要尽快想办法联系调整单位。 考研准备一年,非常辛苦。 它不能被一棵树吊死,多元化的社会也做不到。
考研面试,什么最重要? 我觉得第一是初试成绩,第二是研究生院学英语,第三是个人品格。 但若是在导师心里排序,应该是反过来的。
个性必须是第一位的。 我们不怕招笨学生,就怕招性格有问题的学生。 当今社会,如果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舆论的压力都会归咎于导师。 学生们太好了,他们被他们的导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折磨着。 难道你不知道10、20年前导师比学生好得多,为什么一定要由导师一个人负责? 跑题了,回归主题。
虽然我们更注重性格,但是在十分钟的面试中,很难完全看出学生的性格。 可如果老师们真的要找出人格的哪些方面存在缺陷,他们肯定会被一票否决。
对于初试成绩和研究生院的权重,每个老师心里都有杆秤研究生英语口语,都希望招到本科名校毕业的学生。 但是在政策上,我们要尊重规则,初试成绩的权重一定要高于研究生院。 但同时,对于差校成绩高的同学,要打好基础,积极应对面试。 否则,你明白了。
很多学校的博士招生都变成了申请考核制度,硕士可以吗? 我暂时不这么认为。 如果基数太大,没有基础的考试会变得更加混乱。 但如何让硕士招生更加规范化,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对于教师来说研究生英语口语,更重要的是在招收学生后如何培养,如何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得到锻炼,而不是简单地批发文凭、卷起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本文来自谭云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