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读什么? 不怕花钱,不怕逃课!敢于打破规则,敢于偏离
我现在就是依照这样的观念在教学生、鼓励年轻人。你刚出国,虽然外语基础不错,但那种应付考试的能力,出去听课交流开始时也会有问题,特别是历史和文化领域,隔行、专业词汇多,估计你光靠英文书不见得完全搞得懂,记得住。所以,来个短平快的,中英对照走捷径,上课和考试的压力小些,才有时间去参观。...
文/宁向东
来源:公众号课外话(ID:ningxiangdong_qh)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学习外语; 而未来的中国人必须有“世界”观。 这个想法几年前偶然在我脑海中冒出来,但近一年来它不断地、更强烈地跳了出来。 我现在就是按照这个理念来教导学生、鼓励年轻人。
以下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大约六个月前,我的一位老朋友给我打电话。 他的宝贝儿子是我任教的清华经管学院的一名本科生。 一位朋友和一对夫妻计划让孩子参加海外交流项目。 家里三个人,意见完全不同。 大到去哪个国家、哪个学校,小到交流时选修哪些课程,都考虑了很多、很详细,但具体怎么做却无法达成一致,各有各的想法。自己的计划。 于是,老朋友想听听我的意见,说想让“专家”帮他出出主意。
这位朋友陪伴了我三十多年,他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 我花了一个小时和孩子随意聊天,对孩子做出判断,并提出我的建议。 我觉得这孩子天赋好,考试能力强,父亲踏实,家风也不错。 如果他早点从经历中走出来,有更多的机会去把握,他应该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所以我支持他尽快出去交流,但是我建议他出去之后就不要再上任何专业课程了,多花点时间看看这个世界。
首先,去哪里。 我建议他先去欧洲读一个完整学期,然后再去美国读一个暑期学期。 或者相反,总之,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地转一圈。 我推荐前一种选择。 我想,在这个孩子的一生中孩子学英语线上课哪家强,无论是留学还是工作,美国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欧洲。 换句话说,与欧洲相比,儿童以非游客身份去美国的机会要多得多。 因此,欧洲可能是他认知中的一个短板。
其次,选择什么学校,学什么。 我的建议是在名城找一所名校孩子学英语线上课哪家强,选修历史文化课程。 我的原话是:“在欧洲,选择一门与所在国相关的历史文化课程,然后学习欧洲历史或世界历史孩子学英语线上课哪家强,感受在海外上课的滋味。不超过三门课程。在美国则是同样,学习一门美国历史课程就足够了,如果可能的话,学习另一门美国人教授的世界历史课程。”
我告诉孩子,如果我对大学的理解没有错的话,名牌大学给本科生提供的课程都是一个水平的。 好的不会那么好,坏的也不会那么坏。 就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世界各地的门店都大同小异。 所以,找个好学校,修两门课,有学生身份,做一个“有组织”的人就可以了。 我特地跟他强调:“不要把课看得太重,重要的是去旅行,与人接触、交谈,到处看看。”
我去哈佛参观学习了三个月。 临行前,赵春军先生半闲聊半叮嘱我,多沟通,不要怕花钱。 在生活中,我听从了赵老师的建议,并很好地贯彻执行。 这大概是唯一的事情了,但是却受益匪浅。 我用每月 1000 美元的生活津贴来做两件事。 一是请老师吃饭,二是买他们推荐的书。 哈佛教授有钱,你邀请他一次,他邀请你两次,结果你私下里得到的比你在课堂上听到的更有启发性,而且都是货真价实的硬货。
我没有详细和孩子讲我的亲身经历,所以当孩子听到我说“别上课太认真”之类的话时,我发现他有点惊讶。 但他还是坚持问我去哪里旅游、看什么景点等等。 我回答他,就以博物馆、美术馆为线索。 为什么我建议你选择历史名城的名校呢? 只是为了方便。 名城有很多可看的东西,同时去周边其他名胜景点的交通一般也很方便。
我告诉孩子,就我最喜欢的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而言,任何一个都值得半个月。 而且,看了半个月,你还是感觉好像没怎么去过一样。 这就是世界文明的丰富性和博大性。 根据我的判断,你其实在专业上会很优秀,但限制你未来发展的是你的视野。 我和你父亲这一代,生来就有缺陷,不具备这个条件。 我们是学英语的一代,快三十岁才出国。 英语不够好,看世界也只是粗浅的看看; 而且你们这一代人有条件从小就通过语言,而且你们也很富有。 能够到野外去体验世界文明。 总之,我们靠看书,你自己去检验体会,境界完全不一样。
我说通过博物馆了解世界文明是一条捷径,但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 我的经验是:在很多展厅英语培训,你可能只喜欢看一幅画。 但这一幅画会告诉你一个时代,讲述无数有趣且相关的故事。 很多时候,为了弄清楚画作背后的故事,我们必须去图书馆找书,认识一位画家,了解画中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带出历史上的许多人和事。 一件作品有时会让你看好几遍。
渐渐地,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与正史、野史、文学作品联系起来,人们的精神世界开始形成,兴趣和理想开始成长和壮大。 这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资本就开始形成。 这就是所谓的“知识”。 去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看展品。 那些东西只是一些直观的理由,没有这个理由就没有兴趣。 但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算是小损失了。
我告诉孩子们多带几本好的中国历史书,最好是名著的中文译本。 你刚出国。 虽然你有很好的外语基础,但出去听课、交流时,应对考试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尤其是历史文化领域,线条交错,专业词汇较多。 一定要明白,记住。 所以,我们走一条短、平、快的路,在中英对比中走一条捷径,上课和考试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去参观。 总之,上课不重要,开眼界、聊天才重要。
我对这个孩子提出了“四不”的原则:第一,不要想着省钱,请同学多吃饭; 第二,不要害怕逃课; 第三,不要以为自己是管理专业的; 第四,不要太功利,总想着什么有用,什么没用。
这时候我发现孩子完全糊涂了,所以我就没有放开说话。 我对孩子说:“你回去后,把我说的话告诉你父母,你爸爸也是清华大学的,如果你相信我,具体的事情他可以处理。”
孩子礼貌地告别,出门前疑惑地问道:“叔叔,这样可以吗?万一我就这么混了半年,丢掉很多学分怎么办?” 我平静地对他说:“你回去跟父母复述一遍原来的故事,说宁叔叔是这么说的。”
下午我的朋友打电话来感谢我,但没有透露细节。 我听后并没有不好意思问他的想法,毕竟大家都已经到了矜持的年纪了。 我想起了伟大领袖的名言,“天要下雨了,妈妈要结婚,就让他走吧。”
半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想了想,我想,即使是我自己孩子出国读什么? 不怕花钱,不怕逃课!敢于打破规则,敢于偏离,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可能性也很大。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再给我一次年轻的机会,我至少有90%的机会去做这件事。 原因很简单,它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大多数人不会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他们的学术观点,就像一个孩子临走前问我的问题:学分呢? 但我认为,第一,清华大学和海外大学在本科专业课程的层面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到处都是一样的; 其次,对于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来说,需要三年半的时间来修读学分并不困难。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之后,问题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花半年时间在海外交流学习西方历史文明值得吗?
至少为了这个孩子,我觉得是值得的。 因为科学和民主的口号虽然在中国喊了一百年左右,但由于种种因素,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关闭。 因此,对于下一代中国人来说学英语,树立准确的世界“观”已刻不容缓。 这是中华文明的希望。
过去,由于我们的贫穷落后,我们对西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向外国人学习技能”的层面,过于务实。 现在中国富裕了,应该有人想买“道”。 这是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校的责任。 如果这些学校培养不出基辛格、德鲁克这样的人物,中国的希望就渺茫了。
不过,至于出国交流时选择学习历史还是参观博物馆,这是具体方法的问题,可以讨论。 我提出的只是一个建议,并不是事实。 我的建议主要是基于我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不一定适合别人,甚至有偏见。 但有一点我非常有信心: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打破规则,敢于背离过去,敢于用青春“赌明天”。
我经常对学生说:凡是真正学到的东西,都不是跟老师学的,都是自己学的;凡是真正学到的东西孩子学英语线上课哪家强,都不是跟老师学的,都是自己学的; 而真正有用的东西,大多都是自己经历过、经历过的东西。 我建议朋友们的孩子利用历史线索来认识世界。 主线是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次线是选修一两门文化历史课程,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中国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事实上,他们也强调用“知识”和“行动”来认识世界。
我自己的体会是:读书和旅行是相辅相成的。 多看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书本上的历史就会突然活起来; 去的地方多了,自然会看到更多的地图,地理的概念就会在无形中建立起来。 地理是历史,具有人文意义。
例如,卢浮宫里有很多关于北非的展品。 如果你很高兴见到他们,你可以去埃及看看他们。 对于这件事,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但一个人对文明的认识可能会提高很多。 我想它的收获远远大于学习一门课程。
总之,我觉得,如果孩子真的跑了大半年,走遍欧美,他该看的东西他都会看,以后听别人说的时候,所有的“ live”的内容就会反映在他的脑海中。 即使听欧美人讲述同样的世界历史学英语,也能听出差异,更能理解丘吉尔所谓的“永恒的国家利益”。 这是成为大师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